中国学者认为,中国有望在2035年实现达成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即人均GDP翻一番达到2万1000美元(2万8424新元)。不过要达到这个目标,中国必须培育战略性产业、有重大的技术突破
推动“三平台”等国际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全面提升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国际化、市场化水平,完善产品展示、签约洽谈、业务延伸、企业落地等全链条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服贸会。高水平办好中关村论坛,持续发挥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作用,持续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高位链接全球
做实做细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加大高端制造、智慧城市、韧性城市、轨道交通和微中心、能源结构优化等重点领域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加快推进本市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每年新增储备项目总投资超万亿,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超50个。储备库中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产业项目各达到100个以上、总投资均超5000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近日发布的一份有关废水处理的最新报告中表示,废水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环境和健康的隐患,但它其实具有成为替代能源和清洁水源的潜力,并可以抵消化肥的使用量。经过处理的废水中只有11%得到了再利用,而全球约有一半未
8月22日,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指出,研制光伏发电、光热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标准,优化完善新能源并网标准,研制光储发电系统、光热发电系统、风电装备等关键设备标准。
绿色供应链与低碳产业发展一脉相承,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绿色供应链包括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物流、绿色销售、绿色回收等,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从各环节提升环境绩效,以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从而推动供应链实现全域范围内的节能减排
8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7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7.4亿千瓦,同比增长11.5%。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9亿千瓦,同比增长42.9%;风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14.3%。1-7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07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54小时。全国主要发
上海市住建委8月18日发布的《关于推进本市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5年,建筑用能结构持续优化,城镇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0%。到2030年,城镇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5%。
贵州:做大做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贵州省近日发布的《2023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提信心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指出,贵州省力争建成投产项目20个以上,力争全年完成投资200亿元;提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倾斜,持续完善产业生态,有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我省能源领域碳达峰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
韩联社消息,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8月17日公布的“2023年7月汽车产业动向”显示,新能源汽车的7月出口额同比增长36%至20亿美元。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为5.9799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出口额同比增58.2%,为11.5亿美元,混动车同比增5.1%,为6.3亿美元,插电式混动车同比增166.
8月17日,央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提到,下阶段,要进一步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需求,有力提振汽车等大宗消费。一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在集成、节能、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提高综合性能。加强动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