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经信厅发布《浙江省推动新能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实施意见指出:力争到2025年,储能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储能电池产能达到100GWh;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 推进“光伏+储能+虚拟电厂”三位一体综合示范项目,推广多元储能系统,发展“新能源+共享储能
恒盛能源(605580)公告,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大宗协议转让的方式累计出售碳排放配额286,278吨,成交价格72.10元/吨(含税),交易总金额20,640,643.80元(含税)。公司出售碳排放配额的计划已执行完毕。
8月31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和彭博慈善基金会日前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关于此次合作,亚投行和彭博慈善基金会将探索部署资源以共同支持亚洲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准备、开发和实施,包括帮助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开发可投资项目、与私营部门合作,以及通过能源转型加速器融资(ETAF)平
日前,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CEPI)为110.75,同比上涨7.36点,环比上涨2.58点,已连续8个季度上涨,近四个季度呈现加速上涨趋势,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持续向好。
浙江省印发推动新能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到2025年,形成年产150GW光伏电池及组件、5GW风电整机及零部件、100GWh储能电池、5000套以上氢燃料电池装备的生产制造能力,全省规模以上新能源制造业产值达到8000亿元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全球正处于化石燃料时代“终结的开端”。该机构首次预测,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需求都将在2030年之前见顶。国际能源署的最新预测显示,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和电动汽车的普及,三大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将在本十年内开始下降。
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能耗“双控”以来,我国能耗强度持续大幅下降,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促进高质量发展、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应对气候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能耗“双控”也存在能源消费总量管理缺乏弹性
9月6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2023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提出五点倡议,一是不断提高能源利用能力,提高各领域生产低碳水平;二是改善投融资能力,推动清洁能源产业互助平台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扩大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三是加强能源科技创新,重点推进绿色新能源、绿色储能等领域先
近日,在首届非洲气候峰会上,COP28候任主席Sultan Al-Jaber宣布一项新的倡议,表示阿联酋将为非洲的清洁能源计划提供45亿美元,以挖掘非洲的清洁能源潜力。该笔资金主要来自阿联酋重要的公共、民间和发展资本,包括阿布扎比发展基金(ADFD)、阿提哈德信用保险(ECI)、马斯达尔Masda以及AMEA电力
随着气候危机的频发,全球主要国家逐渐达成气候共识。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越来越多的公司有绿色电力需求,“绿证”逐渐受到关注。目前国内可选择的绿证有三种:中国绿证GEC、国际绿证International-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s(I-RECs)、全球可再生
通过积极推进自身低碳运营、加强氢能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拓展终端“零碳”应用场景、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体系等多条路径,助力绿色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价值创造,持续强化氢能企业的ESG关键行动。为解决氢能产业发展痛点难题,未势能源积极发挥产业链核心优势,与上下游伙伴河钢集团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武强认为,在我国缺油、少气、贫铀、相对富煤的能源资源禀赋条件下,要处理好能源资源安全与能源环境安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需要做好“加减法”: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上,要做加法,加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