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是金融业的时代责任,也是中国太保面向未来的庄严承诺。中国太保将继续立足保险本源,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优势,加大对能源转型、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碳金融市场等领域的支持和服务力度,打造业内领先的绿色金融供给能力
一直以来,绿氢都被视为终极能源,但受制于技术与成本,难以规模化和市场化。不过,对于绿氢领域,目前的“小步快跑”策略还是能让人看到希望,在长期坚持技术研发投入及市场化应用尝试下,绿氢依旧有希望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之一。
核能与氢能都是理想化的清洁能源,如果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意味着全球可以尽早摆脱化石能源,尤其对于我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核电发电国之一来说,更是利好消息。
10月30日,COP28气候峰会主席国和两个可再生能源组织敦促各国政府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提高两倍,作为阻止全球变暖超过1.5摄氏度的努力的一部分。各国希望在将于11月底在迪拜举行的最新一轮全球气候谈判中就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达成协议。大多数主要经济体已经加入了这一目标。20国集团(其
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可以有效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尤其是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可以将西部丰富的清洁能源转化为东部地区发展的动力,在更大范围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并增强电力市场的竞争性。
2022年以来,国家出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多项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和推广。乘联会预测,2023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85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36%。此次贵州提出了明确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广目标,并制定了消费鼓励和保障措施,这将为贵州新能源汽车推广和交通绿色转型提供重要动力。
目前,多数主要经济体已经加入了这一目标,包括中国、美国和印度等碳排放大国也于今年9月同意努力在2030年前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提高两倍。但COP28各国达成协议并非易事,其中关键就是各国关于削减化石燃料方面争议较大。
近年来,我国在储能和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方面十分迅猛,并在国家市场上展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作为重要的新能源产品之一,储能也是各国产业竞争的重要领域,在阳光电源夺取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喜讯背后,国内储能企业也需时刻注意国际对国内储能产品的进口政策变化。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提出,东北应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要加快发展风电、光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
11月1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快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推动跨省跨区电力中长期交易频次逐步提高。此前,国家能源局发文提出,推进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督促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和电网企业相关部门规范组织开展跨省跨
近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电动贵州”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6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中占比达到40%。建成充换电站2300座以上,充电桩49万个以上,其中公共充电桩5万个以上,充电服务能力达到480万千瓦。
10月30日,COP28气候峰会主席国和两个可再生能源组织敦促各国政府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提高两倍,作为阻止全球变暖超过1.5摄氏度的努力的一部分。今年11月底,迪拜将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各国希望在此次全球气候谈判中就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