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据国家能源局官方消息,2025年5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2.15亿个,环比下降0.59%,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12.71万个,其中可交易绿证1.30亿个,占比60.31%;本期核发2025年4月可再生能源电量对应绿证1.57亿个,占比73.20%。2025年1—5月,国家能源局共计核发绿证10.93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7.62
6月24日,根据宁德时代官微,“伦敦气候行动周”期间,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EMF)与宁德时代共同发布了“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愿景——推动电池循环经济全面落地,同时助力新电池生产彻底摆脱对原生矿产资源的依赖。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蒋理表示,未来20年内,全球将有50%的新电池
6月10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近日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将遴选部分项目和区域开展氢能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创新氢能管理模式,探索氢能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项目和区域试点原则
全球能源转型实现自疫情前水平以来的最快增速,65%的国家提高了得分,28%的国家在安全性、环境可持续性和公平性等所有核心维度上取得进步。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和瑞士领先指数排名,主要归功于其坚定的政策承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中国排名第12位,在创新和清洁能源投资方面的规模
北京市对邮政业实施新能源车渗透率激励机制,企业新能源货车占比每提高5个百分点,运输里程基准值下浮1%。某企业新能源车占比达30%(基准值0.0175tCO₂/MWh),较基准25%提升5%,适用基准值=0.0175×99%=0.017325tCO₂/MWh。文件要求提供车辆购置发票及运营台账,核查机构通过VIN码核验车辆类型,虚报
沙特能源企业ACWA Power近日与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在马来西亚开发总装机容量12.5吉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初期投资规模预计达100亿美元。该项目将助力马来西亚实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70%的能源转型目标。 此次合作是ACWA Power在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战略布局,标志着马来西亚可再生
6月18日,世界经济论坛与埃森哲联合发布2025年《促进有效的能源转型》报告,对118个国家的能源转型表现进行评估。报告显示,全球能源转型速度达疫情以来最快,65%的国家得分提升,28%的国家在安全性、可持续性及公平性等核心维度取得进步。 瑞典、芬兰和丹麦位居能源转型指数前三,中国表现亮眼,排名
6月16日,财政部发布《关于下达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通知》(财建〔2025〕133号),向山西、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拨付补贴资金。 通知要求优先保障光伏扶贫、自然人分布式项目及2019年竞价光伏项目的补贴发放,并明确资金拨付比例及监管要求。补助资金列
新规明确企业绿电交易量可按1.2倍系数折算为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超额部分可通过全国统一平台交易,某钢铁集团通过购买绿电节省配额履约成本超千万元。
北京市明确增量配电网碳排放核算规则,可再生能源渗透率≥50%的园区供电因子下浮20%。某园区年用电1亿度,绿电占比60%,排放量=1亿×0.604×(1-0.2)=4832万吨。文件要求安装智能电表(精度0.5S级)实时上传数据,核查机构通过源荷互动系统核验绿电消纳,某园区因虚报渗透率12%被追缴配额5800吨。首批
北京市在汽车制造行业试点产品碳足迹标识,要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85kgCO₂/kWh。某企业三元锂电池实测值82kg,获得绿色标识,可享受政府采购加分。文件规定采用Ecoinvent数据库核算上游材料排放,核查机构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验证材料成分,某企业因虚报钴回收率被取消资格。试点企
欧盟委员会近日批准成员国年内启动至少5 GW新建燃气电厂招标计划,声称此举为应对能源安全危机"必要过渡措施"。但环保组织尖锐批评该政策违背2045年净零承诺,指出燃气电厂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可达天然气的2倍以上。德国环境署数据显示,当前规划的燃气项目中有63%位于褐煤产区,存在"洗绿"嫌疑。更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