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本次下达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为约束性指标,按此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考核评估;2026年权重为预期性指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此做好项目储备,并结合202
据国家能源局消息,2025年7月16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继今年7月4日首创新高(14.65亿千瓦)、7月7日再创新高(14.67亿千瓦)后再次刷新历史纪录,首次突破15亿千瓦,最大达到15.06亿千瓦,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55亿千瓦。本周全国电力负荷持续维持高位,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 迎峰度夏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宁夏新能源统调发电量达到367.59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占比34.66%,同比增加4.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宁夏储能保持快速增长,111.5万千瓦/287万千瓦时储能电站并网,通过储能充电增发新能源电量16.2亿千瓦时,提升新能源利用率4个百分点。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重庆电网累计消纳新能源电量3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25%,实现新能源全额消纳。其中,集中式光伏消纳电量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95%;分布式光伏消纳电量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9.8%。
据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数据,截至6月30日,浙江省内电源装机达到1.65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8567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比重超过50%;光伏装机5947万千瓦,超过煤电成为浙江第一大电源,较去年同期增长53.4%。 光伏装机规模增长在增强浙江电力保障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省内电源结构。今年上半
核算方法明确规定,炼油、制气等加工转换过程的碳损失量按100%氧化率计算,不考虑未完全燃烧等因素,确保核算结果保守可靠。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根据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有关安排,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北京市在氢燃料汽车碳普惠核算中明确不同制氢工艺排放因子,其中煤制氢(未碳捕集)排放因子达25.83tCO₂/tH₂,而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仅0.89tCO₂/tH₂。根据附件3要求,项目方需提供制氢厂能源消耗凭证,煤制氢企业需额外提交碳捕集设施运行记录。以年产1000吨氢气的煤制氢项目为例,若未安装CCUS,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7月1日联合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2025年各省(区、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为约束性指标,2026年为预期性指标。通知首次增设钢铁、水泥、多晶硅行业及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的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要求。 根据通知,202
7月7日消息,7月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国家标准验证点(第二批)名单的通知》由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院申报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国家标准验证点成功获批,这是国家能源集团获批的首个国家标准验证点,也是CCUS领域唯一的国家标准验证平台。
智利通过《气候变化框架法》第14-15条,建立电力行业排放限额体系。超额减排可转化为可交易信用,2025年启动模拟交易,覆盖全国60%煤电产能,联动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在全球航运减排浪潮中,中国造船业异军突起。克拉克森研究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船企斩获78艘新能源船舶订单,占全球总量的54%,总价值达62亿美元。其中沪东中华造船承接的24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采用自主研制的双燃料发动机,碳排放强度较传统船舶降低45%。更为关键的是,国产船舶配套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