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欧盟理事会出台《2030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

    欧盟就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治理、低碳经济转型等议题先后制定了《2020气候与能源一揽子计划》、《2050迈向竞争性低碳经济的路线图》、《2050能源路线图》和《交通白皮书》等大批文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新的《2030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

    2023-05-08 08:23:00 浏览量1441 评论0
  • 在全球减碳大背景下,众多国际品牌纷纷加入可再生能源倡议(RE 100)、科学

    在全球减碳大背景下,众多国际品牌、有前瞻性的企业为了展示企业社会责任感,纷纷加入可再生能源倡议(RE 100)、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等,并宣布企业碳中和目标,甚至逐步要求供应链、下游制造商提供低碳零碳产品,来满足碳中和需求。

    2023-05-08 08:21:16 浏览量927 评论0
  • “碳达峰碳中和”系列丛书:《碳达峰碳中和导论》《石油化工行业清洁低碳转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许光洪在发布会上介绍,“碳达峰碳中和”系列第二批丛书分别是:《碳达峰碳中和导论》《石油化工行业清洁低碳转型导论》《新能源汽车与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导论》《国际主要经济体减碳政策与趋势导论》《铁路低碳发展导论》

    2023-05-08 07:11:34 浏览量526 评论0
  • “碳达峰碳中和”系列首批丛书《新型电力系统导论》《清洁能源与智慧能源导

    2021年以来,中国科协制定“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计划,组建“碳达峰碳中和”丛书编委会,聘请18位院士专家担任委员,分批启动丛书编写。“碳达峰碳中和”系列首批丛书《新型电力系统导论》《清洁能源与智慧能源导论》《煤炭清洁低碳转型导论》

    2023-05-08 07:10:01 浏览量510 评论0
  • 中国建筑能源消费总量情况

    从能源消耗的角度来讲,建筑领域能源消耗包含建筑建造能耗和建筑运行能耗两大部分。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2022(公共建筑专题)》数据,2010 — 2020 年,建筑能耗总量及其中电力消耗量均大幅增长。2020 年建筑运行的总商品能耗为 10.6 亿吨标准煤(tce)

    2023-05-07 11:27:33 浏览量1735 评论0
  •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倡导企业自主减排 推进双碳目标

    赖晓明:通过政策因素、投资行为转变、技术发展等多个维度分析了企业自主减排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碳盘查、使用低碳技术、投资减排项目、参与碳市场、建设碳管理体系等多个有建设性的落实手段。

    2023-05-06 16:09:00 浏览量1154 评论0
  • 能源基金会工业项目高级项目主任何平:“双碳”目标下中国工业深度低碳化发

    能源基金会工业项目高级项目主任何平进行了“双碳”目标下中国工业深度低碳化发展道路的展望。他认为,优化和协同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可以通过结构优化、需求减量、能效提升、低碳能源四条路径,覆盖政策赋能、行业行动、市场加速、协同融合四大领域,通过互相交错的方式,帮助“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2023-05-06 16:07:39 浏览量671 评论0
  • 国资委:央企加大新能源投资,加快绿色转型

    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加快补短锻长,增强标准、品牌、商业模式、产业生态塑造能力,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优化全球产业链布局,更好支撑带动产业链循环畅通。充分发挥安全支撑保障作用,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推进重要能源

    2023-05-05 08:41:59 浏览量875 评论0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院士:实现碳中和,要从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和

    实现碳中和,要从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和固碳“三端发力”,“技术为王”是鲜明特征;要从“引进、吸收、再创新”的传统创新模式向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转变,勇于针对未来需求,主动开展有较高失败风险的探索

    2023-05-04 10:51:19 浏览量633 评论0
  •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张玉卓院士: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工业转型是关键,需要

    一要有序减碳,确定碳排放的顶点和峰值,从国家层面研究能源结构;二要大力发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促进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三要树立全民低碳意识,汇聚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四要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科技合作,主动参与制定国际标

    2023-05-04 10:50:21 浏览量537 评论0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源头以风光等新能源为主,多元能源发展和协调互补,输送侧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和配电网,使电网可观、可测、可控,并提升电网的灵活性;结合物理、化学储能(热)及氢能技术,强化“身边取”和“分布式“能源方式提高中东部地区能源自给率,并

    2023-05-04 10:49:55 浏览量840 评论0
  •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双碳”战略是系统性工程、碳排放权就是发展权、科

    要警惕非系统减碳操作引发的系统性破坏,急功冒进减碳操作引发的经济刚性破坏,时时、事事、处处减碳操作引发的社会不公,无视“双碳”科学性的“摊派式”减碳以及西方利用不对称的“双碳”问题遏制中国发展等系列风险

    2023-05-04 10:49:37 浏览量846 评论0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