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通过了最终协议,呼吁各国“以公正、有序、公平的方式减少能源系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这关键的10年加快行动,以便在2050年实现与科学相符的净零排放”。协议还呼吁在2030年
工信部党组在《求是》杂志撰文称,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是新型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和战略支撑。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把发展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着力补短板,在关系安全
随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的奕辰光伏电站共计25万千瓦光伏单元日前并网发电,西北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达2.1亿千瓦,占比超过50%,西北电网也成为我国首个新能源为发电装机主体电源的区域电网。自2012年以来,西北新能源装机规模累计增长近13倍,相当于建成9座三峡电站。
“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要走可再生能源直接替代煤炭的路径,而不是先由油气替代煤炭,再由可再生能源来替代油气。”中电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志轩表示,在这个替代的过程中,要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传统能源的逐步减少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这也
“能源发展正在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并由此带来深刻变革。新能源技术的经济性提高驱动新能源快速增长。”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表示,过去10年,风电发电量占比从2012年的2.0%增长到8.8%,太阳能发电量占比从0.08%增长到4.9%。2023年更是得到了爆发式增长,预计风光装机将超过两亿千瓦。 “
清华大学教授夏清表示,当前,中国新能源发展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比如,分布式光伏发展非常快,电网由于没有足量的调节资源难以消纳;但新能源配比诸多储能未能得以利用。所以,这种“过剩”是一种表象,其本质是机制没有到位。“现在社会上担心新能源增长太快,以至于电网难以消纳。其实只要市场
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将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核发绿证,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通
自从2021年3月15日中央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这个论述以来,如何提高新能源占比,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成为电力系统改革的重要议题。2023年,新型电力系统文件密集出台,总体架构和重点任务逐渐清晰。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加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年内连续突破13亿、14亿大关,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首次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3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的新力量。这折射出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多元绿色发电供应体系基本形成。 此外,
沙特阿拉伯计划投资100亿美元在哈萨克斯坦开发绿色能源项目。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政府间委员会在利雅得召开会议,讨论联合投资项目的发展。沙特阿拉伯ACWA Power宣布了第一份在哈萨克斯坦建设风力发电厂的协议。它计划不仅在风电领域开发项目,还计划在氢能源领域开发项目,投资约100亿美元。此外,A
12月25日消息,近日,长城汽车与道达尔能源集团在碳中和、混动发动机油技术研究与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并签署了《碳中和研究合作备忘录》、《混动发动机油技术研究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低碳可持续领域深入合作,共同打造未来新能源方案,创新低碳新技术产品,赋能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加速电动化转型
12月19日消息,印度尼西亚政府近日发布“综合投资与政策计划”,旨在进一步推动能源转型,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新发布的“综合投资与政策计划”列出了较为详细的碳减排方案、优先项目和融资机制,提出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高到44%。未来3至5年内,印尼还将通过国际融资机制筹集约2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