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展,锂电资源和储能成为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的关键产品。近两年来,我国国内锂电和储能相关厂商加快国际市场布局,一方面积极收购锂电池上游矿产资源,保证锂电和储能产品供应链稳定;另一方面,积极开拓锂电池和储能国际市场,推动国内产品走出去。
1月17日,一艘7600车位LNG双燃料滚装远洋船——“上汽安吉申诚号”将首航欧洲,这是由我国船东投资建设的、全球现役装载量最大的清洁能源汽车滚装船。据悉,该船搭载上汽、东风和宇通等中国自主品牌近5000辆新车驶向欧洲,其中约有一半是新能源汽车。
近日,国际能源署发布《2023年可再生能源》,报告预测,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迎来最快增长期。预计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在2023年至2028年间达到7300吉瓦。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电力来源。
1月10日,印度阿达尼集团董事长高塔姆·阿达尼(Gautam Adani)宣布,计划未来5年内向该邦投资2万亿卢比(约合240亿美元),创造10万个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阿达尼透露,集团正在古吉拉特邦卡奇地区建设“全球最大绿色能源园区”,占地25平方公里、发电量将达到30吉瓦。他表示,阿达尼集团还在创建一个
1月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申报工作的通知》,鼓励条件适宜地区结合充电设施建设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形成绿色充电一体化系统。鼓励开展车网互动等新技术应用。结合农村地区充电设施环境、运行维护要求等,完善充电设施运维体系。
近日,艾罗能源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2024年全国首家A股上市公司。招股书显示,本次艾罗能源募集资金总额超22亿元,主要投向储能电池及逆变器扩产项目、光储智慧能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海外营销及服务体系项目。
近日,标普全球的预测,由于对煤炭、石油和其他碳密集型能源的替代来源的需求,预计2022年至2030年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总额将达到5.6万亿美元。同时,由于铜是电网、风力涡轮机制造等必需的核心金属,花旗银行预测,如果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到2030年铜的需求量将再增加420万吨,价格将升至1.5万美元/
发展绿色智能充电设施不仅可以推动新能源汽车使用新能源电、促进光伏等产业的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还有助于丰富交通出行领域绿色低碳应用场景,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因此,以光储充放一体化充电站为代表的新型绿色智能充电基础设施有望成为新能源领域投资新风口
可持续发展目标7是要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的、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世界卫生组织牵头发布的2023年版《追踪可持续发展目标7:能源进展报告》指出,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程过半之际,全球取得了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增长等进展,但这并不足以让可持续发展目标7得以按时实现。数据表明,202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54.1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9%,“十四五”前两年平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74,与“十二五”“十三五”相比呈上升态势。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稳步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17.5%。煤炭发挥能源保供作用,消费比重上升至56.2%。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1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大力培育车网融合互动新型产业生态,有力支撑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了6项重点任务,包括协同推进车网互动核心技术
太阳能和风能是最好的两种可再生能源,这两种能源能从自然资源中提供充足、成本效益高的电力,对环境的破坏也最小。但即便如此,能源开发也必须考虑到此类能源系统的影响,例如,将陆上风力涡轮机选址在不影响候鸟迁徙的地方、将海上风力涡轮机选址在不破坏支持生物多样性的海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