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这部法律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规定,为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应邀参加开幕式并参观展馆,现场了解能源绿色低碳清洁转型、智能供应链、高端数字化设备、矿产资源开采等领域的国际前沿科技,并与相关供应商进行交流探讨。国家能源集团与多国企业签署高端矿用装备、先进动力设备和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最低比重目标。 国家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供电企业、售电企业、相关电力用户和使用自备电厂供电的企业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责任。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可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11月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2024年11月8日
为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连续多年 稳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的 40% ,是美国、欧盟和印度之和。 自 2020 年以来,中国风电光伏连续 3 年新增装机超过 1 亿千瓦, 其中 2023 年新增 2.9 亿千瓦,约占全球风电光伏新增装机的 63%。
《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十四五”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取得积极进展,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1亿吨标煤以上。“十五五”各领域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
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低碳转型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检察机关作为我国法律监督机关,通过运行法律监督机制和公益诉讼机制为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但是,能源的多元性、地域性、环境性、安全性等特点及其处于转型期的不稳定性使能源案件比一般的环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4〕15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厅(委、管委、局)、交通运输厅(局、委)、能源局、数据管理部门,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
近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中国能源研究会绿色低碳技术专业委员会和北京松杉低碳技术研究院共同搭建的“零碳能源证书自愿核证平台”(以下简称“核证平台”)颁发了国内首张零碳能源消费凭证,每张零碳能源证书交易价60元,为推进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实现绿色价值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近日,位于武汉经开区的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正式投产,该工厂是本田全球首个基于“智能、绿色、高效”打造的新一代新能源工厂。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涵盖冲压、焊接、总装、整车检测等电动车生产的完整工序。据悉,新工厂已具备年产12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生产能力,后续也将助力相关新
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作用,以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工业行业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为重点,根据行业特点和管理需要,合理划定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范围,依托能源和工业统计、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核算、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证交易市场等数据,开展重点行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