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本坎·沃拉吉表示,中国在利用绿色低碳能源方面已成为全球引领者,是南南合作的积极实践者和支持者。老中合作建设的万象赛色塔低碳示范区是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样本,在减少能耗、碳排放、化石燃料使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国际能源署首席能源经济学家蒂姆·古尔德表示,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及制造应用方面拥有独特优势。“这种技术优势再加上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合作,对加快其他地区清洁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金与技术是推动能源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巴基斯坦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执行所长阿比德·苏莱里说,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积极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中国角举办上百场边会,成为各方坦诚交流、分享经验的重要平台。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复杂问题
在12月9日的一场中国角边会活动上,《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3》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研究显示,中国将走出区别于发达国家的全新绿色低碳增长之路,主要清洁能源技术将实现倍增式、跨越式发展,以比发达国家相对低的人均能耗和碳排放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为全球绿色增长注入信心。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强调,探索适合各国国情的最优转型路径,形成包容、务实、可行的能源转型共识至关重要,期望与会智库专家深入分析全球共性、系统性、挑战性问题,提出前瞻和创新的能源转型解决方案,为推动全面落实《巴黎协定》,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丹麦开发合作和全球气候政策大臣丹·约恩森表示,作为丹中政府间合作的重要成果,《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3》报告描绘了中国实现能源转型的路径,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他指出,能源绿色转型必须是全球性的努力,中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在积极采取行动推动实现这一愿景。
如今,全球各国和各大企业都在实施气候行动,减少碳排放。但是,大会秘书处在会前公布的技术报告显示,国际社会迄今为止的集体努力甚至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的2℃温控目标,留给1.5℃温控目标的窗口期更是急速缩小。12月1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COP28高级别开
工厂应建立能源和碳排放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实现能源的精准监测、统计和管理,应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持续改善措施。原始数据应存档保存5年以上。 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应实时采集重点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数据,并自动进行统计分析、能效分析、用能预警。 适用时,温室
政策引导 政府应制定能源效率提升的相关政策,包括能效标准、节能补贴、税收优惠等,引导企业和个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进步 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提高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效率。例如,采用先进的锅炉、电机等设备,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管理改善 优化能源管理,实施能源审计和监
优化设计 在建筑、工业和城市规划中,采用节能设计理念,减少能源消耗。例如,建筑设计应注重自然采光、通风和保温;工业流程应优化设备布局,降低能源损耗。 加强管理 企业应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制定节能计划和措施。通过实施能源审计,发现节能潜力,进行针对性改进。 促进节能技术发展 政
绿色和平中国首席代表袁瑛在“中欧清洁能源投资的竞跑与合作”演讲中表示,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人类重大挑战,中欧宜携手建设绿色伙伴关系,倡导零碳发展模式,深化清洁能源领域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作了题为“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部署的挑战与机遇”的主旨演讲,从碳中和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潜力、利用以及面临的挑战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指出,我国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探寻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在碳减排的驱动下空气质量加速改善